新生儿股静脉采血图解: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办法的临床研讨

来源: 2018-12-15 19:07

兰红

[摘要]意图 评论改善后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技能及其临床使用价值。办法 挑选我院2015年1~8月新生儿病房住院医治的新生儿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调查组,各100例。对照组选用传统的股静脉穿刺办法,调查组选用改善后的斜穿刺法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比较两组采血技能的作用。成果 调查组完结操作时刻短于对照组;调查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调查组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安排损害发作率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定论 选用改善后的股静脉穿刺采血办法,可以显着地缩短操作时刻,进步一次穿刺成功率,削减血标本溶血率和穿刺部位安排损害发作率,进步作业效率,减轻患儿苦楚,进步患儿家长满意度。

[关键词]股静脉;穿刺;采血办法;新生儿

[中图分类号] R322.1+23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1(a)-0156-03

静脉采血是新生儿入院后的惯例技能操作,血标本的正确收集是确保化验成果的精确,为临床确诊和医治供给有用依据必不行少的确保。临床上多选用股静脉穿刺法为新生儿进行采血。因为新生儿各安排器官发育不行老练,全身皮肤覆盖着胎脂,皮肤薄嫩,血管细、搏动弱、脆性大,不易在短时刻内完结穿刺。特别是早产儿、危重儿,即便采血成功也极易发作溶血。我科自2014年开端对入院的新生儿选用改善后的股静脉斜刺法进行静脉采血,有用地缩短了操作时刻,进步了一次穿刺成功率,下降了患儿部分安排发作损害和血标本发作溶血的概率,现报导如下。

1材料与办法

1.1一般材料

挑选2015年1~8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0~28 d的新生儿200例,其间腹泻19例,败血症15例,高胆红素血症48例,窒息38例,肺透明膜病9例,吸入综合症32例,早产儿39例,均匀体重(3.2±1.4)kg,悉数患儿均无股静脉穿刺的禁忌证。依照床号单双数随机分为调查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本研讨经我院医学道德委员会赞同,并奉告患儿监护人,在患儿监护人知情赞同并签署知情赞同书的情况下进行研讨。两组患儿出生日龄、体重、疾病品种、病况等一般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办法

选用回忆性剖析法对两组患儿进行相关要素剖析。

1.2.1操作前预备 操作前应确保操作环境的洁净整齐,医务人员穿作业服、戴帽子、口罩,洗手;医治盘内依据患儿的采血量备一次性5 ml或10 ml注射器1~2支、安尔碘消毒液、棉签、依据查验项目预备枯燥试管或抗凝试管、污物杯;另备一薄枕。操作前向家长做好解说和奉告作业,以获得家长的了解和合作。

1.2.2对照组 选用传统的股静脉穿刺办法,将患儿置于仰卧位,头置于操作者对侧,尿道口处用尿布隐瞒,穿刺侧大腿外展外旋与躯干成45°角,小腿屈膝成蛙状,穿刺侧臀部以小枕垫高,使腹股沟展平,用消毒后的左手示指在腹股沟中、下1/3交界处接触股动脉搏动最显着部位[1],安尔碘惯例消毒皮肤,消毒的规模为8~10 cm,右手持5 ml注射器,在股动脉内侧0.3~0.5 cm处笔直刺入,抽动活塞见有暗红色回血后抽取所需血液,拔出针头,部分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及其上方1 cm处5 min以上,不出血即可。

1.2.3调查组 选用改善办法,患儿置于仰卧位,操作者站在患儿采血侧,如进行右侧股静脉穿刺,则将患儿头部放于穿刺者左边,双足朝向穿刺者右侧[2];反之亦然。以十字法定位股静脉穿刺点,从脐部引一条直线笔直于腹股沟,笔直交叉点为定位点[3]。安尔碘惯例消毒皮肤,消毒的规模为8~10 cm,右手持5 ml注射器,间隔定位点1~2 cm处,针尖朝向脐窝视患儿胖瘦与皮肤呈20°~50°角进针,深度为1.0~2.0 cm或感觉有阻力时中止进针并缓慢退针[3],边退边抽回血,见有回血时中止退针并固定,抽取所需血量,拔出针头,部分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眼及其上方1 cm处5 min以上,不出血即可。

1.3调查目标及鉴定规范

比较两组完结操作时刻(操作计时从挑选血管开端至抽取满足血量拔针止)、一次穿刺成功率(指一次成功抽取所需血量的概率)、血标本溶血率(指查验科报答标本溶血的概率)、穿刺部位安排损害发作率(指患儿部分安排呈现淤青、血肿的概率)。

1.4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剖析,计量材料以x±s表明,选用t查验,计数材料以率(%)表明,选用χ2查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成果

两组完结操作时刻、一次穿刺成功率、血标本溶血率及穿刺部位安排损害发作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0.05)(表1)。

3评论

体位的摆放是股静脉穿刺成功的根底。正确摆放体位可削减穿刺失利及血肿构成的概率。髋关节外展外旋45°时,可供穿刺的股静脉露出段比解剖学体位下延伸约5 mm[5],故主张行股静脉穿刺术时,应尽量使髋关节外展外旋。对照组患儿采纳仰卧位,双足朝向穿刺者,因为髋关节外展外旋,采血者抽血时曲折的前臂与患儿整个大腿不在同一向线上,与股静脉方向违背,采纳的姿态不利于操作,简略穿破血管导致穿刺失利。调查组将患儿横放,穿刺者站在采血侧,如进行右侧股静脉穿刺,将患儿头部放于穿刺者左边,双足朝向穿刺者右侧,则采血者穿刺时,患儿曲折的右腿与采血者右手前臂呈同一向线,与股静脉方向共同,姿态天然,易于穿刺,可防止注射针进入血管后脱出,或刺破血管构成部分安排损害。

传统的股静脉穿刺点多以接触股动脉搏动点进行定位。股静脉的解剖方位:股静脉在股三角区,坐落股鞘内,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紧靠股动脉内侧,如在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齐截连线,股动脉的走向与该线的中点相交,股静脉在股动脉的内侧0.5 cm处。传统办法是在腹股沟中1/3与内1/3交界处,用消毒后的手指触得股动脉搏动最显着部位并加以固定,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作为定位点。如果是刚出生的早产儿、危重儿或者是较肥壮的患儿股动脉搏动常不易触到,加上患儿哭闹时腹部崎岖及操作者本身手指感觉的敏感性不平等要素[6],一般要用较长时刻去接触定位,重复消毒手指和穿刺部位,糟蹋很多的时刻和人力。选用十字定位法,在患儿体表直接定位,不光缩短了操作时刻,并且进步了穿刺成功率,减轻了患儿的苦楚。

选用传统的股静脉直刺办法进针角度与皮肤笔直,不利于操控进针深度和方向,笔直提针时针头易伤及骨膜,导致穿刺失利[7]。依据患儿的体重选用不同角度的斜刺法进针,可使穿刺针在皮下安排及血管内的长度和面积均添加,使穿刺针的斜面彻底进入静脉,采血时比较简略固定血管,不会因为患儿的烦躁而使针尖滑出血管外,确保一次穿刺即能收集满足的血量送检。斜刺时应依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断定进针的角度和深度[8]。早产儿、足月小儿及脱水外观的小儿,进针不宜过深,防止穿透血管,构成人为的血液外溢。一起留意穿刺时,针头不要向上刺入太深,防止伤及腹腔脏器。一般较胖的患儿进针角度为30°~50°,深度为1.5~2.0 cm,约为针头长度的2/3;较为瘦弱的患儿进针角度为20°~25°,深度为1.0~1.5 cm,约为针头长度的1/3。

传统股静脉直刺办法极易穿透血管,构成血肿,拔针时因为血管外膜、肌层、内膜等创伤在同一断面,故拔针后呈现创伤渗血的概率较高[9]。斜刺时,针头沿静脉走向由浅入深进针,可削减血管穿透伤,并为下次穿刺预留部位。斜刺法创伤不在同一断面,拔针后借助于皮下安排及皮肤的压力,创伤闭合快,更易于止血,然后削减部分安排渗血和血肿的构成[10]。

标本溶血是在临床作业中遇到的一个不行疏忽的作业难题。溶血后的标本会严重影响查验成果,延误疾病的确诊和医治。新生儿因为血管比较细微,采血的针头相对较粗,采血时患儿哭闹、多动、不合作致使收集的血量不行且简略构成溶血。传统选用的股静脉直刺办法因为穿刺点定位困难,针头在静脉中重复穿刺,抽血时刻较长;笔直进针时针梗进入较短,回抽血时操作者右手一向处于悬空状况,没有支撑,抽吸时向上提拉不易固定,重复提抽时简略导致红细胞破碎,构成不同程度的标本溶血[11]。选用股静脉斜刺采血法因为进针角度小,利于操控进针的深度和方向,见回血后便于固定,削减针头的重复提抽,一次收集所需血量,然后削减标本溶血的发作。本组病例调查组标本溶血率比对照组下降了15%。

股静脉穿刺法是直接、有用、快速、可行的静脉穿刺法,是新生儿采血的有用办法之一[12]。刚出生的患儿及早产儿及低体重儿因为胎脂多、皮肤松懈、末梢循环差、静脉浅而细,其头皮静脉和末梢静脉采血困难,即便穿刺成功,也较难一次收集所需血量[13];关于颅内出血的患儿,为防止加剧出血,应尽可能他防止搬动患儿头部,股静脉穿刺采血是确保患儿血标本收集的首选办法[14]。但关于有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及穿刺处皮肤有溃烂或感染的患儿制止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法。一起在进行股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充沛露出穿刺部位,部分无菌操作的规模应视患儿具体情况较惯例无菌操作的规模要大。穿刺成功后留意调查抽出的血液色彩,如为鲜红色,则提示误入股动脉,应立即拔出针头,用无菌干棉球按压穿刺点5~10 min,直到无出血停止[15]。如穿刺失利,应防止重复屡次穿刺,防止构成部分安排损害。改善后的股静脉穿刺办法定位简略,穿刺后针头易于固定,便利进行采血,穿刺的成功率高,可以下降患儿部分安排损害和血标本发作溶血的概率,值得在新生儿病房中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寒.尚少梅.根底护理学[M].北京:公民卫生出版社,2008:263.

[2]范秀丽,刘翠菊.新生儿右侧股静脉穿刺办法评论[J].全科护理,2015,13(7):644.

[3]孙佩玉.笔直定位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使用与领会[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3):271.

[4]何雪,郑芳俊.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两种进针办法的评论[J].护理实践与研讨,2011,8(20):88-89.

[5]王震寰,项平,杨其云,等.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术的临床解剖学[J].我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6,14(3),206-208.

[6]成晓燕,宋国菊,汪海全.直角度位法——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术及研讨[J].我国有用护理杂志2013,29(S2):114-115.

[7]陈利清.邓琼娣.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取血办法的评论[J].成都医药,2005,31(1):49.

[8]覃应莲.股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病房的使用[J].中外医学研讨,2016,14(15):118-119.

[9]卢杰云.股静脉斜刺与直刺法在新生儿采血中的作用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101-102.

[10]邓丽君,陈惠开,马小红,等.研讨不同护理干涉办法对新生儿桡动脉采血对痛苦和生命生征的影响[J].我国医药科学,2016,6(11):124-126.

[11]吕辉宋,潘晓月,毛巍.2种穿刺办法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抽血中的使用与比较[J].我国校医,2013,27(9):673-674.

[12]宋力艳,海冬,王彩芳.两种股静脉采血办法对新生儿血标本的影响[J].国际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接连型电子期刊),2016,16(42):107-108.

[13]张惠蓉,杨红瑞,康存花.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的环节操控[J].全科护理,2016,14(11):1158-1159.

[14]王继瑞.新生儿股静脉两种不同取血办法的临床研讨[J].全科护理,2009,7(27):2473.

[15]孙家俊.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办法改进[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2561-2562.

(收稿日期:2016-10-26 本文編辑:顾雪菲)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品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