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传统饮片的超微粉制粒的是: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医治胃脘痛的比照研讨及临床推行点评

来源: 2018-11-19 02:06

张雪菊

[摘要] 意图 比照研讨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医治胃脘痛的临床效果,为中药超微饮片的临床推行供给参阅依据。 办法 挑选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笔者地点医院中医确诊为胃脘痛并且选用附子理中汤医治的患者共300例,依据药材不同分为两组,甲组160例选用中药超微饮片医治,乙组140例选用传统中药饮品医治,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积分、操控率、患者满足度等进行比照。 成果 医治7 d,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 > 0.05)。用药第3天,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医治完毕3个月后,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患者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差异(P > 0.05)。 定论 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医治胃脘痛临床效果满足,值得临床推行运用。

[关键词] 药剂;超微饮片;传统饮片;附子理中汤;胃脘痛

[中图分类号] R282;R256.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01-0106-03

胃脘痛是中医科临床常见疾病,西医学的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均归于中医胃脘痛的领域[1]。中药超微饮片是近年来新式的中药编造技能,其临床效果需要深入评论。咱们于2010年5月~2013年5月挑选附子理中汤,选用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医治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急性止痛的临床效果作比照研讨,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中医胃脘痛确诊规范参照《中药新药医治胃脘痛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所定规范履行[2]:①有胃脘部痛苦及胃肠病症状;②有重复发作史;③发病前多有显着诱因。具有①及兼具其他1~2项,即可断定确诊。中医证候确诊规范参照《中药新药医治胃脘痛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及《中药新药医治脾虚证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所定规范拟定[3]。脾胃虚寒证:①胃脘隐痛,畏寒喜温;②体倦乏力;③神疲懒言;④胃口减退;⑤食后腹胀或午后腹胀;⑥形寒肢冷;⑦口泛清涎;⑧大便清稀,完谷不化;⑨舌质淡、舌体胖或边有齿印,苔薄白;⑩脉沉细或迟。以上①项必备,并一起具有②~⑤项中的1项、⑥~⑧项中的1项,结合舌脉,即可确诊为脾胃虚寒证[4]。病例归入规范、病例扫除规范、病例除掉规范参照《中药新药医治胃脘痛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拟定[5]。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济宁市中医院收治的胃脘痛患者300例,依据就诊次序,在患者知情赞同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160例中男87例,女73例,年纪36~76岁,均匀(45.38±5.93)岁;乙组140例中男79例,女61例,年纪38~77岁,均匀(46.35±6.2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纪等一般材料经统计学剖析无显着性差异(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实验办法

实验药物称号及规范、药物编盲、药物发放按临床实验的统一规范履行[6]。中药传统饮片由济宁市中医院药剂科编造煎煮,中药超微饮片由湖北中大制药有限公司供给(批准文号:鄂20110296)。受试者被随机分组,承受7 d的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或传统饮片医治。给药计划:甲组予附子理中汤口服液Ⅰ号,每次50 mL,每天2次;乙组予附子理中汤口服液Ⅱ号,每次50 mL,每天2次,阶段均为7 d。调查期间,不必对胃脘痛相关疾病有医治效果的药物,阶段完毕后点评效果。调查目标:(1)安全性调查:不良反应和毒副效果。(2)效果性调查:①胃脘痛的程度、性质、时刻;②胃脘痛的随同症状和体征;③舌象、脉象。以上项目中①项,用药前、后及用药期间每天调查记载1次;②~③项用药前、后各记载1次[7]。

1.3 效果鉴定规范

脾胃虚寒证效果断定规范参照《中药新药医治胃脘痛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及《中药新药医治脾虚证的临床研讨辅导准则》所定规范履行[8]。

1.3.1 计分办法 对脾胃虚寒证确诊规范所触及症状,依据无、轻、中、重四级计分计划进行计分。1)脘痛喜温畏寒:0分,无或消失;1分,脘痛细微,部分不需温按;2分(中度),需温按才减轻;3分(重度),需温按并服药才干减轻。2)脘痛频率:0分,无;1分,1 d内不超越1次;2分,(1~3)次/d;3分,1 d 3次以上。3)胃脘痛持续时刻:0分,无或消失;1分,每次发作30 min以内;2分,每次发作持续31~60 min;3分,每次发作持续60 min以上。4)体倦乏力:0分,无或消失;1分,稍倦,不耐劳力,可坚持轻体力劳动;2分,厌倦较甚,牵强支撑日常活动;3分,四肢无力,不能坚持日常活动。5)神疲懒言:0分,无或消失;1分,精力不振,不喜多言,不问不答;2分,精力疲倦,思睡,懒于言语,多问少答;3分,精力极度疲倦,偶语。6)胃口减退:0分,无或消失;1分,没有胃口,但饭量不减;2分,无胃口,饭量比病前削减1/3;3分,饭量削减1/3以上。7)食后腹胀:0分,无或消失;1分,细微,半小时内消失,不影响日子;2分,较甚,持续0.5~1 h,影响日子,不需服药;3分,严峻,1 h后仍不能好转,日子受影响,需服药才干缓解。8)形寒肢冷:0分,无或消失;1分,细微,不需加衣;2分,常有,需多添1件衣;3分,较甚,需加衣2件以上。9)口泛清涎:0分,无或消失;1分,1 d少于1次;2分,(1~3)次/d,量少;3分,口流清涎1 d 3次以上,量多。10)大便:0分,每天不多于1次,正常成形;1分,每天1次,烂便或先硬后溏;2分,每天2~3次,稀溏,不成形;3分,每天4次以上,成稀水样。11)舌质淡、舌体胖或边有齿印:0分,无或消失;1分,有。12)脉沉细或迟:0分,无或消失;1分,有。endprint

1.3.2 效果断定规范 效果指数=(医治前积分-医治后积分)/医治前积分。效果指数作为效果断定的规范,临床康复:≥91%;显效:≥70%~<90.9%;有用:≥35%~<69.9%;无效:<35%[9]。

1.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两组症状积分用均数±规范差(x±s)表明,组间比照选用t查验,两组率的比较选用χ2查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 临床效果比照

医治7 d,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差异无统计学含义(χ2=1.61,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照

2.2 两组中药征兆积分比照

用药第3天,对两组的征兆积分进行比照。医治前两组患者征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t=0.29,P > 0.05);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t=2.41,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治前后征兆积分比照(x±s,分)

2.3 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医治完毕3个月后,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12.79,P < 0.05);甲组患者的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36.23,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2.4 安全性调查成果

甲组160例中,有11例呈现不良反应;乙组140例中,有8例呈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作率分别为6.88%、5.71%,均表现为口干,程度较轻,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医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差异(χ2=0.17,P > 0.05)。

3 评论

附子理中汤源自《和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附子理中丸改动剂型而来,原方由附子(炮,去皮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3两组成,制成蜜丸10粒,每次1粒。其功能为温补脾胃、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证,具有呕吐泻痢、脘腹疼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状者[10]。

本研讨选用中药超微饮片实验组,处方药物同原方,用药量依据药效学实验成果削减一半,即为原方的50%,用沸水浸泡,制成口服液;传统饮片乙组处方药物及剂量均同原方,惯例办法煎煮,制成口服液。以上两种药物的色彩、气味、药量及包装悉数共同,仅标签上以“某口服液Ⅰ号”、“某口服液Ⅱ号”相差异。药物编盲:本实验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实验,随机数字表由本院计算机室供给,并由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人员完结药物编盲,编盲内容对临床医生与受试者保密,盲底保存于济宁市中医院科教处。药物发放调查医生按每位受试者就诊的先后次序随机分组,按分组成果发放药物,医生、受试者均不得自行挑选药物,该药物编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坚持不变。研讨人员分次供给给每位受试者同一药物编号、满足规则阶段用量的药物。一切药物均保存在医院药房或实验室,每次受试者用药都按要求挂号[11]。用药办法:甲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Ⅰ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乙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Ⅱ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阶段相同。调查期间不得运用对主看病证有医治效果的药物,阶段完毕后点评效果。

经过本研讨发现,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无显着性差异(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性差异(P > 0.05),阐明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临床有功率及不良反应无显着性差异。而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患者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由此可见,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共同的优势,可以显着改进患者的症状,操控病况开展,然后有用进步患者对医治的满足程度。

综上所述,附子理中汤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制剂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均有显着的急性止痛效果,两者在医治胃脘痛的总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适当;且在用药第3天对胃痛喜温、胃痛频率、胃痛持续时刻、食后腹胀等目标的改进效果,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组较传统饮片组更为显着,阐明超微饮片的临床起效时刻短,更简单吸收,然后进步了短期效果,而从长时间操控率来看,超微饮片亦有显着优势。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有少量患者呈现细微口干,不影响持续服药,并且停药后缓解,其他患者均未发作显着不良反应。

[参阅文献]

[1] 桂卉,梁少瑜,雷志钧,等. 超微粉碎对茯苓多糖溶出特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08-2809.

[2] 闵建华,陈有军,曹昊昊,等. 枸杞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枸杞多糖溶出量比照研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1):76-77.

[3] 蔡光先,杨永华. 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的质量规范研讨[M]. 长沙:湖南科学技能出版社,2007:273-401.

[4] 邓中甲. 方剂学[M].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7-118.

[5] 张祥伟,罗奇志,伍彪,等. 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惯例饮片化学成分溶出特性的比照研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15(11):2750-2752.

[6] 佟丽,张祥伟,吴卓莹,等. 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比照剖析[J]. 南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185-2186.

[7] 于海,柴剑波,赵伟国,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382-383.

[8] 李冀,谢田,于海,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和ET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862-1863.

[9] 苗明三,马霄,王灿. 中药有用组分配伍的评论[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5):487-490.

[10] 黄云娟,吴敏,宋小勇,等. 浅析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优势[J]. 中医药办理杂志,2010,1(18):62.

[11] 陈宝玉,张裕贤. 中药超微粉散剂的运用远景[J]. 今天畜牧兽医,2009,9(10):4.

(收稿日期:2013-08-05)endprint

1.3.2 效果断定规范 效果指数=(医治前积分-医治后积分)/医治前积分。效果指数作为效果断定的规范,临床康复:≥91%;显效:≥70%~<90.9%;有用:≥35%~<69.9%;无效:<35%[9]。

1.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两组症状积分用均数±规范差(x±s)表明,组间比照选用t查验,两组率的比较选用χ2查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 临床效果比照

医治7 d,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差异无统计学含义(χ2=1.61,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照

2.2 两组中药征兆积分比照

用药第3天,对两组的征兆积分进行比照。医治前两组患者征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t=0.29,P > 0.05);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t=2.41,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治前后征兆积分比照(x±s,分)

2.3 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医治完毕3个月后,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12.79,P < 0.05);甲组患者的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36.23,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2.4 安全性调查成果

甲组160例中,有11例呈现不良反应;乙组140例中,有8例呈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作率分别为6.88%、5.71%,均表现为口干,程度较轻,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医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差异(χ2=0.17,P > 0.05)。

3 评论

附子理中汤源自《和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附子理中丸改动剂型而来,原方由附子(炮,去皮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3两组成,制成蜜丸10粒,每次1粒。其功能为温补脾胃、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证,具有呕吐泻痢、脘腹疼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状者[10]。

本研讨选用中药超微饮片实验组,处方药物同原方,用药量依据药效学实验成果削减一半,即为原方的50%,用沸水浸泡,制成口服液;传统饮片乙组处方药物及剂量均同原方,惯例办法煎煮,制成口服液。以上两种药物的色彩、气味、药量及包装悉数共同,仅标签上以“某口服液Ⅰ号”、“某口服液Ⅱ号”相差异。药物编盲:本实验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实验,随机数字表由本院计算机室供给,并由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人员完结药物编盲,编盲内容对临床医生与受试者保密,盲底保存于济宁市中医院科教处。药物发放调查医生按每位受试者就诊的先后次序随机分组,按分组成果发放药物,医生、受试者均不得自行挑选药物,该药物编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坚持不变。研讨人员分次供给给每位受试者同一药物编号、满足规则阶段用量的药物。一切药物均保存在医院药房或实验室,每次受试者用药都按要求挂号[11]。用药办法:甲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Ⅰ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乙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Ⅱ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阶段相同。调查期间不得运用对主看病证有医治效果的药物,阶段完毕后点评效果。

经过本研讨发现,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无显着性差异(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性差异(P > 0.05),阐明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临床有功率及不良反应无显着性差异。而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患者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由此可见,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共同的优势,可以显着改进患者的症状,操控病况开展,然后有用进步患者对医治的满足程度。

综上所述,附子理中汤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制剂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均有显着的急性止痛效果,两者在医治胃脘痛的总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适当;且在用药第3天对胃痛喜温、胃痛频率、胃痛持续时刻、食后腹胀等目标的改进效果,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组较传统饮片组更为显着,阐明超微饮片的临床起效时刻短,更简单吸收,然后进步了短期效果,而从长时间操控率来看,超微饮片亦有显着优势。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有少量患者呈现细微口干,不影响持续服药,并且停药后缓解,其他患者均未发作显着不良反应。

[参阅文献]

[1] 桂卉,梁少瑜,雷志钧,等. 超微粉碎对茯苓多糖溶出特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08-2809.

[2] 闵建华,陈有军,曹昊昊,等. 枸杞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枸杞多糖溶出量比照研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1):76-77.

[3] 蔡光先,杨永华. 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的质量规范研讨[M]. 长沙:湖南科学技能出版社,2007:273-401.

[4] 邓中甲. 方剂学[M].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7-118.

[5] 张祥伟,罗奇志,伍彪,等. 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惯例饮片化学成分溶出特性的比照研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15(11):2750-2752.

[6] 佟丽,张祥伟,吴卓莹,等. 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比照剖析[J]. 南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185-2186.

[7] 于海,柴剑波,赵伟国,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382-383.

[8] 李冀,谢田,于海,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和ET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862-1863.

[9] 苗明三,马霄,王灿. 中药有用组分配伍的评论[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5):487-490.

[10] 黄云娟,吴敏,宋小勇,等. 浅析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优势[J]. 中医药办理杂志,2010,1(18):62.

[11] 陈宝玉,张裕贤. 中药超微粉散剂的运用远景[J]. 今天畜牧兽医,2009,9(10):4.

(收稿日期:2013-08-05)endprint

1.3.2 效果断定规范 效果指数=(医治前积分-医治后积分)/医治前积分。效果指数作为效果断定的规范,临床康复:≥91%;显效:≥70%~<90.9%;有用:≥35%~<69.9%;无效:<35%[9]。

1.4 统计学办法

选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两组症状积分用均数±规范差(x±s)表明,组间比照选用t查验,两组率的比较选用χ2查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含义。

2 成果

2.1 临床效果比照

医治7 d,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差异无统计学含义(χ2=1.61,P >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照

2.2 两组中药征兆积分比照

用药第3天,对两组的征兆积分进行比照。医治前两组患者征兆积分无统计学差异(t=0.29,P > 0.05);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t=2.41,P < 0.05)。见表2。

表2 两组医治前后征兆积分比照(x±s,分)

2.3 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医治完毕3个月后,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12.79,P < 0.05);甲组患者的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χ2=36.23,P <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操控率与患者满足度比较

2.4 安全性调查成果

甲组160例中,有11例呈现不良反应;乙组140例中,有8例呈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作率分别为6.88%、5.71%,均表现为口干,程度较轻,在停药后自行消失,不影响医治。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差异(χ2=0.17,P > 0.05)。

3 评论

附子理中汤源自《和平惠民和剂局方》中附子理中丸改动剂型而来,原方由附子(炮,去皮脐)、人参、白术、炮姜、炙甘草各3两组成,制成蜜丸10粒,每次1粒。其功能为温补脾胃、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虚寒证,具有呕吐泻痢、脘腹疼痛、心下逆满、手足厥寒、腹中雷鸣、饮食不进及霍乱转筋等症状者[10]。

本研讨选用中药超微饮片实验组,处方药物同原方,用药量依据药效学实验成果削减一半,即为原方的50%,用沸水浸泡,制成口服液;传统饮片乙组处方药物及剂量均同原方,惯例办法煎煮,制成口服液。以上两种药物的色彩、气味、药量及包装悉数共同,仅标签上以“某口服液Ⅰ号”、“某口服液Ⅱ号”相差异。药物编盲:本实验为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临床实验,随机数字表由本院计算机室供给,并由与本次实验无关的人员完结药物编盲,编盲内容对临床医生与受试者保密,盲底保存于济宁市中医院科教处。药物发放调查医生按每位受试者就诊的先后次序随机分组,按分组成果发放药物,医生、受试者均不得自行挑选药物,该药物编号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坚持不变。研讨人员分次供给给每位受试者同一药物编号、满足规则阶段用量的药物。一切药物均保存在医院药房或实验室,每次受试者用药都按要求挂号[11]。用药办法:甲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Ⅰ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乙组给予某方口服液Ⅱ号,每次50 mL,每天2次,温水兑服;阶段相同。调查期间不得运用对主看病证有医治效果的药物,阶段完毕后点评效果。

经过本研讨发现,甲组临床总有功率95.63%,乙组为92.14%,两组临床效果适当,无显着性差异(P > 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作率无显着性差异(P > 0.05),阐明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的临床有功率及不良反应无显着性差异。而医治后甲组征兆积分显着低于乙组征兆积分,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临床操控率81.88%,显着高于乙组63.57%,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甲组患者满足率86.88%,显着高于乙组55.71%,差异有统计学含义(P < 0.05)。由此可见,中药超微饮片具有共同的优势,可以显着改进患者的症状,操控病况开展,然后有用进步患者对医治的满足程度。

综上所述,附子理中汤中药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制剂对胃脘痛脾胃虚寒证均有显着的急性止痛效果,两者在医治胃脘痛的总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效果适当;且在用药第3天对胃痛喜温、胃痛频率、胃痛持续时刻、食后腹胀等目标的改进效果,附子理中汤超微饮片组较传统饮片组更为显着,阐明超微饮片的临床起效时刻短,更简单吸收,然后进步了短期效果,而从长时间操控率来看,超微饮片亦有显着优势。用药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均有少量患者呈现细微口干,不影响持续服药,并且停药后缓解,其他患者均未发作显着不良反应。

[参阅文献]

[1] 桂卉,梁少瑜,雷志钧,等. 超微粉碎对茯苓多糖溶出特性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1):2808-2809.

[2] 闵建华,陈有军,曹昊昊,等. 枸杞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枸杞多糖溶出量比照研讨[J]. 湖北中医杂志,2012,34(11):76-77.

[3] 蔡光先,杨永华. 单味中药超微饮片的质量规范研讨[M]. 长沙:湖南科学技能出版社,2007:273-401.

[4] 邓中甲. 方剂学[M]. 北京:我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17-118.

[5] 张祥伟,罗奇志,伍彪,等. 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惯例饮片化学成分溶出特性的比照研讨[J]. 时珍国医国药,2009,15(11):2750-2752.

[6] 佟丽,张祥伟,吴卓莹,等. 葛根芩连方超微饮片与传统饮片总生物碱溶出量比照剖析[J]. 南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9):2185-2186.

[7] 于海,柴剑波,赵伟国,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IL-8和TNF-α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2):382-383.

[8] 李冀,谢田,于海,等. 大黄黄连泻心汤、理中丸对消炎痛型及水浸应激型胃溃疡寒热证模型大鼠血清NO和ET含量的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11,22(8):1862-1863.

[9] 苗明三,马霄,王灿. 中药有用组分配伍的评论[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9,20(5):487-490.

[10] 黄云娟,吴敏,宋小勇,等. 浅析中药小包装饮片的优势[J]. 中医药办理杂志,2010,1(18):62.

[11] 陈宝玉,张裕贤. 中药超微粉散剂的运用远景[J]. 今天畜牧兽医,2009,9(10):4.

(收稿日期:2013-08-05)endprint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品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