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病句板块备考策略

来源: 2018-03-11 21:19

罗云

【摘 要】阐释语文高考的病句板块备考策略,诠释备考要结合新课改实际,凸显新课改理念,突出新课改实践,实施“引领、高效、科研、攻关、致胜”的备考策略,以引领师生在新课改之路上共生共进,合作共赢,巩固强项,突破短板,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凝聚最强的战斗力取得最佳的战绩。

【关键词】语文 病句 备考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148-02

病句是高考的必考点之一,怎样在高考总复习中收到高效低耗之效,依己浅见,制订和实施“引领、高效、科研、攻关、致胜”的备考策略极为重要。现分点阐述如何辨析改正常见病句和指导练习、复习的策略和技巧。

一、各种常见病句类型和辨析改正的策略和技巧

(一)语序不当

语序不当指句子语序混乱,主要有7类语序不当:多层定语排列顺序、多层状语排列顺序、定语状语混淆(位置不当)、虚词位置、主客体颠倒、词语排列顺序、分句次序。

例句1 我市人才济济,教育系统有优秀的大量的教师。

后一分句有“多层定语排列顺序不当”的语病,应改为“我市教育系统有大量的优秀的教师”。

例句2 《亮剑》这部电视剧对我很熟悉,我非常喜欢看。

本句有“虚词位置不当,主客体颠倒”的语病,第一分句的主体应是“我”,客体应是“这部电视剧”,主客体颠倒了。本分句可改为“我对《亮剑》这部电视剧很熟悉”。

解题策略和技巧 :(1)通读全句,弄清句子的定语、状语及虚词排列顺序是否准确无误;(2)这类句子常出现并列关系的短语、连词或标点符号:“同、和、与、及、或等词或者顿号等”,此时应着重分析句子的并列语序是否妥当。

(二)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指一个句子的各成分之间搭配不符合语言习惯。主要有8类搭配不当:主谓、动宾、主宾、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介词与宾语、关联词语、一面与两面、否定与肯定。

例句3 学校办公室今天发布通知,我校篮球赛将于明天在学校运动场召开。

主语“篮球赛”不能与谓语“召开”搭配,主谓搭配不当,应将“召开”改为“举行”。

例句4 教育教学改革牵动广大师生的心,我们密切注视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效果。

动词“注视”不能与宾语“实施效果”搭配,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注视”改为“关注”。

例句5 能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能否”是事物的两方面,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只有一面,本句子有“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删除“能否”。

解题策略和技巧:(1)提取句子的主干及关联词和修饰语,查看句子主干、关联词和修饰语之间是否搭配得当。(2)寻找病句关键性标志(词语、短语),常见的两面性标志词语如“胜负、输赢、得失、成败、是否、能否、好坏”等,当句子出现两面性标志词语时,极易产生搭配不当语病。

(三)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或赘余指一个句子缺少或多余了应有的成分。主要有6类成分残缺: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分、介词、关联词语。

例句6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全班成绩的差距越来越小。

本句滥用使动句式导致主语残缺。去掉本句的“使”即可。

例句7 我校领导班子最近召开会议,具体布置评选学校优秀教师。

本句子宾语残缺,“布置”后缺宾语,可在本句子末加“工作”。

解题策略和技巧:(1)第一步采用提取主干法检查句子的主干成分是否有语病;如果句子由多个分句组成,常会出现暗换主语导致主语残缺;(2)第二步查其余附加成分及介词、关联词语等是否残缺或多余。尤其是句首出现“由于、为了、从、对于、通过、经过、使、当、在”等介词或词组时,句子常常会缺少主语,这是判断句子成分残缺的一个技巧。

(四)结构混乱

结构混乱指两种句式杂糅而导致句子句意不通,结构混乱。主要类型有句式杂糅和暗换主语。

例句8 张三和李四是语文课代表和数学课代表,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本句式杂糅,语意不清。应分别说明,可改为:“张三是语文课代表,李四是数学课代表,他们都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例句9 老师的一番话极大地触动了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前一分句的主语是“话”,后一分句的主语是“心”,在这个句子中已暗中转换了,造成句子结构混乱。可改为:“老师的一番话极大地触动了我的心,使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

解题策略和技巧:(1)通读句子,是否通顺、流畅,是否有歧义产生;(2)从文理、语法、修辞等方面分析句子是否有语病。

(五)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指一个句子由于用词、结构和语音等原因导致所表达的句意不明确产生歧义和指代不明现象。

例句10 准备高考报名了,小张想报考大学,小李想报考高职院校,他的想法很好。

本句子产生了指代不明的语病,产生了歧义,“他”到底是指小张或小李?末尾分句应改为:“小张(或小李)的想法很好。”

解题策略和技巧:(1)审读全句,是否通顺;(2)从句子的用词、结构和语音等方面分析句子是否有歧义和指代不明现象。当句子出现代词(他、他们、你、你们、我、我们、其他等)时,极易产生歧义和指代不明现象。

(六)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是指句子从语法结构上分析没有异常,但句子的表达通常会出现5种情形:(1)自相矛盾;(2)分类不当;(3)不合事理;(4)否定不当;(5)滥用数词。

例句11 自从整顿工作作风后,我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整整一倍多。

本例句出现了前后矛盾的语病,后一分句既说“提高了整整一倍”,又说“多”,句子就自相矛盾了。应删除“多”字。

例句12 小明非常乐于助人,他不仅经常帮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而且自己还常常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本例句出现逻辑顺序错误,语序和关系颠倒。应改为:“小明非常乐于助人,他不仅自己常常超额完成工作任务,而且他还经常帮助同事完成工作任务。”

解题策略和技巧:(1)从逻辑、文理方面分析句子是否出现语病,带有数量词的病句在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常常用倍数;(2)从逻辑判断、推理等方面去分析句子的语序、关系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常理。

二、指导练习和复习病句板块的策略和技巧

采用自查、自检、自纠和自评的办法让学生完成病句辨析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逐步掌握辨析病句的方法、技巧及规律。具体做法是教师将高中阶段易错、易混的六种常见病句的类型归纳整理成册,然后打印四份发给学生自主练习。具体操作步骤:第一阶段(第一份)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类病句的基本类型,做到会辨别、会改正及理解运用;第二阶段(第二份),让学生用来进行自我测试,自己检查复习效果;第三阶段(第三份)让学生对自我测试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修正;第四阶段(第四份)让学生对自我测试中的得失进行评价。

高考对病句的考查方式主要是选择题,每题设有四个备选答案,要求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备选答案极具迷惑性,这就要求学生解题思路清晰,逐题排查,逐个排除,直至筛选出正确答案。简而言之就是要用“审、缩、理、析、排”五步法解题。第一步“审”:审读全句,句子是否通顺、流畅,是否符合语言习惯。第二步“缩”:压缩句子,将长句压缩为主干成分(主谓宾),然后将句子的主谓宾连起来读,检查是否拗口、别扭。第三步“理”:理清枝叶,即检查句子其余附加成分(定状补)及介词、关联词语等是否有语病,尤其要寻找病句关键性标志:介词、关联词、否定词、多音多义词、人称代词、数量词、两面词等,病源往往出现在这类词语和短语上。第四步“析”:分析句子的逻辑结构是否存在语病,句子前后、句间关系是否符合逻辑等。第五步“排”:逐个对句子进行语法和逻辑分析及排查后,排除迷惑,准确选择正确答案。

三、实施“引领、高效、科研、攻关、致胜”策略

(一)引领策略

狠抓课堂,注重实效。教师首先要吃透新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和近3至5年考题,明确考点和能力要求,掌握答题要领。其次是梳理知识点,指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促使其掌握答题的要领,提高解题能力,努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再次是抽出各地高考试题中的典型题,通过讲练考评等环节引领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

(二)高效策略

讲练结合,精讲精练。要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和技能,必须进行强化实战训练,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指导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和技巧。教师精选题目以活页的形式指导学生进行课堂训练,在训练中做到精讲精练,通过多角度、立体式的综合训练,让学生通过训练自主去探究、合作、实践、反思、评价、总结和提高。

(三)科研策略

科学备考,人文备考。备考应以科研为助力器,进行学情调研,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要在教研部门和学校组织的学科培训和研讨会中,加强校际、班际、组际交流,教师不断提升科研和业务水平。注重分析学情,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的学法指导。

(四)攻关策略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易错、易混的难题其实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们要建立一个高中阶段的病句难题库。题库包括以下内容:(1)分类列举病句难题原题,分析难题难解在何处;(2)分两步,第一步是正确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第二步将与本病句难题类型相同或相似的习题归类,剖析其解题思路和方法,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3)强化巩固,间隔10天左右时间要将病句库难题重做一遍,以完全掌握病句难题库。

(五)致胜策略

巩固强项,突破短板。狭路相逢勇者胜,勇者相逢智者胜。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强项和短板,强项中有那些薄弱环节中的知识点通过努力可以攻克,把每次月考和周测都当成高考来看待,通过模拟演练,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总结提高。师生、同学之间互相交流沟通备考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强项,突破短板,力争用最短的时间来凝聚最强的战斗力,以取得最佳的战绩。

【作者简介】罗 云,男,现就职于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教学研究室。

(责编 卢建龙)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品牌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