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安琪儿做妇科检查多少钱 中医认可且改善孕期症状的穴道按摩

来源: 2018-03-10 23:27

 

【摘 要】阐述信息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与化学学科实践活动中的应用,把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把科学DV活动作为学生进行化学学科实践活动的实施手段,在课堂教学与化学实验辅导中运用数字故事进行导入与情感熏陶。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教育的作用。

【关健词】信息技术 化学 实验教学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B-0045-02

当代社会,信息技术正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学习、思维的方式。面对时代要求,教育方式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化学实践活动是对化学学科课程的补充、延伸,它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动力与能力,也是化学教学教育中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采取的方式方法,会影响教学的实施效果。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现代技术,为此提供了强大的基础性支持。以下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与学科实践指导进行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突破传统教学局限

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以计算机辅助教学,也就是说,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传统实验教学互补,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有些化学实验现象转瞬即逝,很难看清;有些化学反应需较长时间,短时间内难以观察。这就可以借助计算机的辅助功能,通过放大和缩小,加快和减慢,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到现象。化学实验,需要学生观察掌握宏观的实验现象和实验过程中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要学生理解实验发生的原理。而在常规化学实验中,只能让学生观察到实验现象,无法看到物质的结构,更无法观察到化学反应中的微观动态变化。比如,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如果学生不认识有机物的构成与反应本质,就很难进行融会贯通,学好有机化学。教学中用动画形式动态地展现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就可以把抽象化学概念和化学反应过程变为具体的形象的可视的知识和过程,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要点。由于当前大多数学校采用大班额教学,在学生分组实验中,特别是技巧性操作实验,比如中和滴定,教师指导起来常感到分身乏术。将标准操作录像,放在投影仪上循环播放,让学生自行对照来学习,那么就能很好地解决辅导人手缺乏的问题。

化学实验题是高考中一个重要的考点,利用真实的场景进行复习自然要比枯燥的讲述效果要好得多。但在不少高中里,实验经费不宽裕,实验技术人员也缺乏,要组织学生全员到实验室进行实验复习显然是一种奢望。同时,如果教师在每次复习时都需要把实验重复演示一次,也会耗时耗力,不切实际。在实验复习中,如果采用多媒体播放实验录像就可以在节约药品与时间情况下让真实再现,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特别是在高三总复习中,运用仿真模拟实验系统进行实验复习,就能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亲手做实验的感觉,提高复习效率。从而最大程度地解决实验复习中面对的时间、场地、准备人手等实际困难,使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课堂教学与化学实验辅导中运用数字故事进行导入与情感熏陶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字故事”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编写教学故事,把传统讲故事的艺术与信息技术工具结合在一起,通过整合文字、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元素,创造可视化故事的过程。数字故事已逐渐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习者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信息化教学的策略和技能。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认为实验课不是正课,迟到现象屡有发生,这使得实验课往往不能按时进行。此外,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是化学实验教学中重要的基础部分,虽然每次实验课前笔者都反复重申实验纪律、安全注意事项,但学生由于刚进入实验室,注意力都分散在实验台上的仪器及药品上,大多没有认真听讲,以至实验课中仍有不少学生没有按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为此,笔者自学视频制作技术,诚邀信息技术教师作技术指导,组织爱好化学的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拍摄,通过剪辑,用喜羊羊等卡通人物为主线,将视频、图片、文字、音乐串成一个整体,制作成数字故事——小灰灰上学记之实验安全讲座。在化学实验课前播放这个数字故事讲座,让生动活泼的故事替代传统的刻板说教,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轻松地接受了实验安全教育,为接下来的高效实验课的顺利完成作好准备。之后,每次实验课前笔者都会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制作与之相关的化学家故事或化学科普故事,如讲述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经过15年的研究后排出元素周期表的故事——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从化学的角度叙述电池的生产、使用及环保电池研究的拟人故事——一只电池的自白等,把知识点或实验注意事项穿插在内,或放在故事结尾,犹如一个小广告。故事在实验课前播放,借助声、影、画,化远为近,把大量的感性材料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情景之中。实验课前这三五分钟虽短,但它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实验课迟到的现象消失了,实验风气也大为好转。

数字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将感情融入教育传播中,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把知识技能教育与情感教育融合。笔者在化学学科实践辅导中同样运用了数字故事来辅助教学。如果说生动的学科故事让课堂更精采,那么励志故事就会让人振奋与深思。比如以学校参与研发天河一号与嫦娥一号的校友事迹为脉络的励志科普数字故事——明天在手,以反映学校学生进行废物回收作为化学替代药品、材料的纪实故事——拾荒少年等。所有这些,都激励、感动着学生奋发向上,在教学教育上取得了良好成效。

三、把科学DV活动作为学生进行化学学科实践的实施手段

充分利用和指导好化学学科实践活动,使之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的催化剂,是高中化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化学学科实践活动最常见的载体就是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既注重研究的过程,又注重过程的反思。这些反思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研究的内在动机和自信心,激励他们更主动更努力地参与研究,而且能使学生在反思中不断进步。诸如化学类研究性学习课题,大多都包含化学实验。但在化学实验中,有些实验现象一闪而过;有些实验条件稍有不同,结果就大不相同;有些实验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得出结果。化学实验受限于各种因素,实验不易重复,单靠传统的记录、拍照制作成简单的ppt课件,远不能满足最后的研究、分析、反思、展示需要。对此,笔者在参与广西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子课题《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及建立复合型教学模式以促进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实践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倡导把科学DV活动作为学生化学类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实施手段。

青少年科学DV活动是青少年利用DV技术手段记录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它是一项具有开拓性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符合青少年探究求知的需要,适应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培养青少年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科学精神,能真实记录青少年亲身经历,体现青少年探索科学完整过程的一个科学探究活动。例如,在学生DV作品《探究模拟酸雨对房屋的影响实验》中,学生在四个烧杯中放入同样成分、重量的水泥块,用同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溶液浸泡,用两个星期的时间观察水泥块每天的状态,来模拟酸雨对房屋的影响。学生使用“会声会影软件”将观察后拍摄下的视频素材进行剪辑,运用覆叠轨设置,在同一个画面里开辟四个小窗口,显示在四种浓度的稀硫酸溶液中浸泡的水泥块的动态画面。由于该实验使用的稀硫酸溶液浓度不高,实验现象并不是很明显,普通照片是无法进行对比观察的,拍成视频后分别观察也观察不出其中的差别,但是将视频素材编辑成画中画的效果后,就很容易同时观察到四个烧杯内细微的区别了。同一个烧杯内不同时段的状态变化又可以用滚动的视频连续显示。学生把提出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最后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拍摄成视频,经过去糙留精的编辑加工,配上音乐、解说,全面展示学生的整个活动过程。成品后的DV作品不仅可供学生回顾,发现探究过程中的不足,而且还可以作为生动的影像样本供其他学生进行参考。科学DV活动能够细腻、系统地展现研究的整个过程,方便学生回顾与反思,因此成为学生化学学科实践活动好的实施方法。加上计算机、数码相机、摄像手机的普及,使这一活动的实现更为方便。在这些实践中,学生得到了充分的锻练,能力得到多方面培养,从而更激发了他们学习化学的热情。

要把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教育之中,就是要把信息技术从学习对象转变为工具对象,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日常的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教学观念,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其优化教学教育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玉树.利用远程教育整合实验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9)

【作者简介】黄凌玲(1978— )女,籍贯湖北黄冈,广西师范学院化学专业本科毕业,理学学士 ,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化学实验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责编 卢建龙)

根据您访问的内容,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希望对您有帮助:

首页 > 品牌

显示全文